神尊介紹
神尊介紹
太上老君
『 道 』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簡稱老君。老君也,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于空洞,陶育幹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無有有無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規律、法則的化身)。居於在三十三天之上(離恨天)(道教的居天與佛教不同)。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開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國道教的演變史中,一直擔任著極為重要的特殊角色
也稱為『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 『太清大帝』等。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宮觀『三清殿』,老君塑像居左位,手執蒲扇。相傳老君居住在太清聖境。《西遊記》中,老君居“離恨天兜率宮”;《封神榜》中,則是“大羅天玄都洞八景宮”。
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屢世為王者之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太上老君所作的經典有十二部,《西昇經》、《化胡經》、《道德經》等,而以《道德經》最為世人所知聞。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卷。老子在書中認為宇宙事物有一個共同的本源,他把它稱為「道」或「無」。在先秦諸子中,老子是第一個有系統論述宇宙起源的人,他把「道」視為宇宙本體,這種把「道」做為宇宙本源稱謂的說法,為後人所沿用,成為我國古代哲學上的重要典範。老子的才華獨步當時,就連孔夫子也向老子問過禮。他的學說在戰國後期才開始傳播,而莊子是最能發揮老子之學說。東漢以後,隨著佛教的傳入,一些方士在外來宗教的影響下,把老子學說中的思想材料和原有的巫教揉合起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新的宗教-道教。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教創始者-道祖老君的聖誕日,為國際道教節。 三清者為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是為天宗。
許多道教祖師都自稱得到老君顯靈的啟示與教誨,如漢朝的張道陵、南北朝的寇謙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為其始祖。
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北魏前稱道德天尊,即老子。約自北魏起,又稱太上老君。
葛洪《神仙傳》彙集群書所見之老子傳記,或稱老子先天地生,或稱其母懷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髮,故稱老子。亦有稱其母于李樹下生,生而能言,指樹而姓“李”。據東漢延熹八年陳相邊韶的《老子銘》,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道成化身,蟬蛻度世”。
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清太上老君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書》的《釋老志》稱太上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號。唐高宗尊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立道教為國教。
到宋代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歷代帝王對太上老君的最後一次加封。
太上老君,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簡稱老君。老君也,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于空洞,陶育幹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無有有無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規律、法則的化身)。居於在三十三天之上(離恨天)(道教的居天與佛教不同)。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開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國道教的演變史中,一直擔任著極為重要的特殊角色
也稱為『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 『太清大帝』等。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宮觀『三清殿』,老君塑像居左位,手執蒲扇。相傳老君居住在太清聖境。《西遊記》中,老君居“離恨天兜率宮”;《封神榜》中,則是“大羅天玄都洞八景宮”。
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屢世為王者之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太上老君所作的經典有十二部,《西昇經》、《化胡經》、《道德經》等,而以《道德經》最為世人所知聞。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卷。老子在書中認為宇宙事物有一個共同的本源,他把它稱為「道」或「無」。在先秦諸子中,老子是第一個有系統論述宇宙起源的人,他把「道」視為宇宙本體,這種把「道」做為宇宙本源稱謂的說法,為後人所沿用,成為我國古代哲學上的重要典範。老子的才華獨步當時,就連孔夫子也向老子問過禮。他的學說在戰國後期才開始傳播,而莊子是最能發揮老子之學說。東漢以後,隨著佛教的傳入,一些方士在外來宗教的影響下,把老子學說中的思想材料和原有的巫教揉合起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新的宗教-道教。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教創始者-道祖老君的聖誕日,為國際道教節。 三清者為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是為天宗。
許多道教祖師都自稱得到老君顯靈的啟示與教誨,如漢朝的張道陵、南北朝的寇謙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為其始祖。
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北魏前稱道德天尊,即老子。約自北魏起,又稱太上老君。
葛洪《神仙傳》彙集群書所見之老子傳記,或稱老子先天地生,或稱其母懷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髮,故稱老子。亦有稱其母于李樹下生,生而能言,指樹而姓“李”。據東漢延熹八年陳相邊韶的《老子銘》,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道成化身,蟬蛻度世”。
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清太上老君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書》的《釋老志》稱太上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號。唐高宗尊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立道教為國教。
到宋代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歷代帝王對太上老君的最後一次加封。